- 形态特征 花期 通麦虾脊兰分布 通麦虾脊兰栽培 同属品种 通麦虾脊兰图片目录
通麦虾脊兰简介
通麦虾脊兰(学名:Calanthe griffithii Lindl.)虾脊兰属,地生兰科植物。分布于我国西藏;以及不丹和缅甸,生长于海拔约20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。
形态特征
型:植株30-60厘米高。
茎:假鳞茎近近缘,小,直径约2厘米,具2-4鞘。
叶:3-4枚叶,花期前后展开,不落叶;叶片长圆形或长圆形披针形,29-34×5-7厘米,先端锐尖;基部收缩楔形,形成假茎至16厘米。
花:花葶生于叶腋,直立,对75厘米,密被微柔毛;轴长约19厘米,疏松多花;花苞片宿存,卵形披针形,4-5毫米,背面疏生微柔毛,先端渐尖。花淡绿棕色到黄绿色具带褐色的唇;花梗和子房约25毫米,密被微柔毛。萼片相似,长圆形,约20×10毫米,背面被微柔毛,5或6脉,先端锐尖;侧生萼片稍窄于萼片背侧。
花瓣近白色,约17×6毫米,无毛,3脉,先端锐尖;唇瓣贴生于柱翅基部,短于萼片,3浅裂;侧裂片长圆形,约8×4毫米,先端斜截形;中裂片棕色,近心形或扇形椭圆形,约9×12毫米,边缘波状,先端微缺和具细尖;花盘具一单近三角形片中央;距直,圆筒状,约6毫米,外面疏生微柔毛,先端钝。
柱棕色,约8毫米,近无毛;喙瓣2浅裂;花粉倒卵形,约1.5毫米。
花期
5月。
通麦虾脊兰分布
分布:西藏东南部(波密、通麦);以及印度、尼泊尔、不丹和缅甸。
海拔:2000米。
生境:常绿阔叶林下。
通麦虾脊兰栽培
虾脊兰为半阴生植物,喜温暖和湿润环境,忌阳光直射和空气干燥,耐寒力稍强,不耐高温。多数虾脊兰栽培品种生长温度在10℃-30℃范围内,越冬温度要求较高,冬季夜间温度15℃-19℃左右。虾脊兰栽培环境要求与国兰相似,几乎全部要求中温或高温温室越冬。在半阴环境下,虾脊兰叶片大而翠绿,花葶挺拔,花朵数量多,花期长,生长良好。
植料:选择土壤腐殖质丰富、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缓坡林下。
水分:虾脊兰属植物非常喜湿,但怕涝,露地栽培的植株,在雨水较多时要注意排除积水,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透气,否则会引起叶片介壳虫害,影响花芽分化。
施肥:虾脊兰在南方地区作为露地庭院观赏,不需精心管理,但在生长期应及时追肥,也可在种植前适当施基肥。
繁殖:虾脊兰繁殖多采用分株法繁殖;大量繁殖种苗或做育种工作,进行种或属间杂交,则必须采用无菌播种法繁殖。